南怀瑾《老子他说》
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,知天下


不出户,知天下;不窥牖,见天道。其出弥远,其知弥少。是以圣人不行而知,不见而名,不为而成。


智慧的成就


这一章为另一个阶段的转折,有一个大原则我们必须把握住,《老子》下经讲“德”、讲“用”,不是讲“体”;但是“用”不离“体”。这里四十七章与上经讲“道”的第十八章、十九章,有彼此互相解释的作用。换句话说,下经这一章讲“德”、“用”的本身,就是对上经十八、十九章所谓“道”、“体”的一个注解。我曾经不止一次指出,我们研究任何一种经典,最好的方法是以经注经,用它本身来注解就清楚了。


《老子》下经讲“用”,在“用”的道理上,这是真正智慧之学,也就是真正大谋略之学。“不出户,知天下”,也就是我们中国人经常说的一句老话,“秀才不出门,能知天下事”。但是,能做到的必须是秀才,这个“才”必须是真“秀”才行;如果是笨才,那就不行。所谓“秀才”,不是指秀丽的人,也不是指科举时代的秀才,而是借科举考中的“秀才”之名,比喻绝顶聪明的人。能够知天下事,是有智慧的人,智慧到了最高处,就是真正的神通;神通并不是稀奇的事,而是真实智慧的成就。一个智慧真正成就了的人,不必出门,就会知道天下的事。


“不窥牖,见天道”,“牖”就是窗子,用不着开窗就看到天道,就能够晓得外面的事物。天道也可以是抽象的,形而上的大道,也可以指实际天文的天体。理论上讲,如果有真智慧修养的人,用不着到外面实际经验,就可以了解事实的究竟。一个真正修道的人,是有这个境界的。“不出户”,“不窥牖”,这些都是用的形容词。


比如,一个真正修养到达无为清净的人,那就是神而通之的境界。刚才说过,神通并不是稀奇的事,不要把神通看成稀奇古怪,神通就是智慧的成就。坐在房间里,甚至于坐在山洞里,或者在空谷的地方,宁静地神凝气聚的时候,没有物质的障碍,没有房子的障碍,也没有山河大地的障碍,这时假使看天体的星球,自己在定静中就看得非常清楚,而且不会受风雨气候的阻碍。不过,这是一种高深的修养之学,一般人很喜欢追求这一方面,如果因追求而走错了路,往往变成武侠小说里头的“走火火魔”了。进入魔境界的人,也说会看到什么,但那只是意识的偏差,不是正常现象。


老子并没有主张走哪一个路线,也没有主张修养得到神遇。这个道理,在上经已讲过,现在下经也慢慢会提到。所以,下面他引申这个理论,讲人的修养,“其出弥远,其知弥少”,走得越远,就知道得越少了。这个“远”,并不是完全表示距离遥远,如果这样解释的话,等于说许多人出国远游,一二十年没有回来,所以这些人是“其出弥远,其知弥少”,对国内的事情越来越不了解了。这种说法,也算是一个道理,但这只是一个通常的道理而已。


“其出弥远”的“出”字,并不一定讲偶尔出远门,其实是指知识越多,越愚钝;换言之,知识学问越好,烦恼越深。因为普通的常识越多,真智慧反而被蒙蔽了。所以“出”字并不是指出外之出,是付出去,我们在精神生命上,在脑力上,付出得太多,真正的智慧当然就越来越低了。因此,圣人之道是做内省工夫的,“是以圣人不行而知,不见而名”。


最后,老子给我们一句结论,也可以说是学问的修养,也可以说是工夫,否则大家听了前面的话,可能认为人不出门,躺在家中床上,就能知天下事,那多好!最好连黄金美钞也掉下来更好。人如有这样的欲望就不行了,什么都会有阻碍了,所以他下面的结论是,如何做到“不为而成”。并不是说,万事都不要做就成功,而是要真正做到无欲,没有任何的欲求。想修道也是有欲的,为什么要修道?因为想求长生不老,或者想求了脱生死,或者想求成佛,要求达到一个更高远的目标,因此放弃了世间的一切。看起来这个人好像清心寡欲,没有欲望,其实,他的欲望比平常人还要大违反了老子所讲的无为清净之道。所以,最后的结论是,如何能够修养到“不为而成”的境界,达到真正的清净无为。接着下面第四十八章,再说明“不为而成”的道理。

栏目导航: